Image
Top
Navigation
2018-09-10

打破迷思|給錢多,就是好公司嗎?

在有錢公司上班,你不需要為工作外的任何細節擔心,所有的雜事都會有人幫你搞定,你只需要專注於工作就好。看更多👇👇👇

但話說回來,有錢是好公司,但適合你嗎?

 

有錢,但不見得適合你

當看到「有錢,雖說是好公司,但適合你嗎?」這個問題時,可能有小夥伴是不滿的:我為什麼就不適合待在有錢公司呢?我和錢八字不合嗎?

讓我們看一個例子:今日頭條旗下產品「悟空問答」,去年還在強勢挖角知乎300大V;一年後,卻被重組並入其他團隊,100 多人轉崗,總監離職。

須知無論是頭條系的流量產品,還是頭條的員工,都是極優秀的。憑借流量優勢,頭條系殺入的賽道,絕大部分都是成功案例。而我接觸過不少頭條系的員工,也讓我佩服。頭條的人,給我留下的印象多是:精力充沛、能力出眾,還都保持著一顆願意合作共贏的心態。

為什麼悟空問答輸了?去年的時候,悟空頭條揮舞著補貼來挖角300大V時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一個平台沒錢,一個平台給錢還許諾流量支持,大概率上,給錢多的,都是好公司嘛。

但我很快發現了問題。頭條給錢的激勵方式,是論斤賣的:每寫一個500字的回答,給一筆200-1000不等的獎金,每個月寫20條。

我當時就找頭條的小夥伴聊了:這套路有問題。清楚回答一個問題,可能需要20字,也可能2000字。500字一刀切,只會讓人寫到500後停筆。

內容生產背離了質量優先的本質。況且,頭條沒有原創保護機制,文字必須首發頭條一個月才給錢,對於很多自媒體來說,如果是爆款文章首發一個月早被抄得滿大街了。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。

這錢我不掙了。我和其他大V的溝通,他們倒是提供了一個簡單明了的應對方案:讓實習生寫。實習生每個月自己寫,或者從其他管道洗稿,拿到錢後只需要分實習生2000-3000,剩下的錢還能零花。於是,悟空問答成為了大V們養助理實習生的小金庫。

回到主題,給錢多的地方,一定適合我嗎?從這段經歷來看,給錢多的悟空問答,並不適合我,也不適合很多大V。

職場新人也需要意識到,很多老牌知名公司,相比一些小公司,錢並不算多,比如安永、德勤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,比如寶潔、IBM等有名的黃埔軍校。

這些地方薪資並不算高,但它們成熟穩定的機制,可以迅速培養人才。加入這些公司後,我們學到的本領、提升的能力,以及這家知名公司給我們帶來的背書,會在2-3年後,迅速提升我們的身價。

這一點,也很重要。當我們在兩個offer中選擇時,不僅要看現在誰給的offer更高,更要看未來3年後,哪一個offer能夠幫我們搭建好職場基礎,接觸到更高薪的機會。

 

偽高薪機會

有種高薪,叫做偽高薪。白字黑字寫在offer/合同里的,怎麼能算是偽高薪呢?我對偽高薪的定義是不可持續。

很多公司,錢不是自己掙的,而是從外面拿的。可能是客戶的錢暫時寄放在你的平台上,可能是投資人的錢,看好企業的未來。

拿這個錢,就要特別謹慎,你不知道這家公司能生存多久,它開給你的高薪能持續多久,這份高薪會不會成為你未來職業發展上的一個大坑。

比如,當年樂視用翻番薪水,甚至三倍薪水挖人。原本一個市場價在40萬的人,突然之間就拿到80萬,甚至百萬年薪了。拿錢多當然是做夢也會笑醒了,但之後呢?

幾年後,樂視系的人,開始被這錢所累。跳槽時,樂視人在求職市場上日子也難過。因為薪資過高,被市場貼上了「眼高手低」的標籤,這固然可能是一小部分樂視人的問題,但市場不管,貼在了全體樂視人的身上。

如今我自己也在創業,但我絕不會推薦職場新人去太小的創業公司。太多創業公司,能開出高薪,是因為他們的錢來得太容易了。不需要服務好客戶,不需要摸清市場痛點,不需要打磨優質產品,能忽悠投資人就好。

拿到投資人的錢,可以盡情撒幣,開始自帶背景音樂的人生贏家。如果是「發幣」的比特幣公司,或者是拿著客戶錢的P2P公司,那就更暴力了。但讓我們直面事實:這筆快錢,你能拿多久?

老板可以忽悠客戶忽悠投資人,但這事情是不可持續的。有一天公司暴雷的時候,你的職業生涯可能就被暴歪了。

這個道理,很多人都懂,但依然擋不住現鈔的誘惑。

有一句雞湯是這麼說的:用腳步丈量人生的路,每一步都算數。

的確如此。

使用 Facebook 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