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
Top
Navigation
2018-09-06

從什麼時候開始,你不再追求幸福?

今天的每一個人是不是也將自己的心靈關閉了呢? 只要你能打開心靈,是可以發現使自己快樂的東西。看更多👇👇👇

攀比成習慣,自然不快樂。別人有了自己沒有,於是要努力去擁有,擁有了如果能快樂固然好,最怕是擁有了之後發現別人又上了新的層次,從而又增煩惱。更別說有些東西是人窮盡一生都沒辦法擁有的。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,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,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。

1. 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。

「東風無一事,妝出萬重花」。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,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,對於他人創造的美,我們是否去欣賞了呢?我們似乎總是腳步匆匆,對自然美、藝術美、心靈美、生活美、創造美,我們常常視而不見,渾然不覺。

如果我們能為了欣賞路邊的美麗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腳步,因為葉子隨風搖曳飄落的美態而心頭柔軟,看到小孩純真無邪的笑臉而心生喜悅……那麼,我們能感受到快樂的時刻將會多很多。

2. 不懂得施舍。

宋代張商英說「樂莫樂於好善」,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。施舍不是富人的專利。向災區捐贈幾個億是施舍,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舍。

「大嘴美女」姚晨擔任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區代言人的第三個年頭,過去三年,她先後到過菲律賓、泰國和埃塞俄比亞的難民營。她說:每當我背起背包,到世界各地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,做上這份工作,有夢想成真的感覺。」

姚明則說:「我做公益、做慈善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淨化自己,使自己升華,到最後,得到幫助的是我自己,讓我感覺到我對這個社會有用。」

3. 單調與規律。

台灣人缺少生活的熱情與娛樂,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。學生的生活是三點一線,為了小升初、初升高和高考而活,人生單調得似乎只有學習和書本。

職場人的生活也是上班、吃飯和睡覺,寶貴的周末時光僅用來休息也不夠,而難得出去郊遊或娛樂。也許到了老年,才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遊玩,卻是身體不爭氣,經不起四處出遊、大吃大喝了。

為什麼富士康在短短的時間內會發生多起「跳樓」事件?因為人不是灰色的螞蟻,人生過分的單調和規律會使人失去快樂。

4. 焦慮無處不在。

台灣人也無時無刻不出在焦慮之中。焦慮社會不公、焦慮沒錢沒權、焦慮物價依然飆升、焦慮食品不安全、焦慮子女教育、焦慮環境污染……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。但是,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。總在憂慮,哪有時間快樂?

5. 壓力太大。

傳統文化一向強調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這些責任總會或多或少地賦予到中國人的身上,形成他們的壓力。

台灣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多,工作的壓力、成家的壓力、撫養子女的壓力、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,而在這些重壓之下,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,日積月累,這些壓力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不快樂,甚至傷及他們的健康。

6. 不敢堅持做自己。

媽媽的期望、爸爸的期望、姐姐的期望……

台灣人被很多人期望著,從而不能堅持做自己。一個人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、妻子的好丈夫、兒子的好爸爸、朋友的好夥伴、同事的好搭檔,唯獨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,自己總和自己打架,自然也很難真正的快樂。

9. 心靈的封閉。

早在1979年,美國有個學者就寫過一本書,(《美國人心靈的封閉》),書中說美國人的心靈都關閉起來了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當年美國青年人沒有了遠大的理想,只是熱衷於眼前繁華的物質世界,疲於奔命於瑣碎的日常生活。

使用 Facebook 註冊